
疫情趨緩,衛福部今天宣布八大行業逐步鬆綁,無陪侍服務業者符合4項防疫管理條件者,得開放營業。包含從業人員均至少完成接種1劑疫苗滿14天,且須提出申請並經地方政府核准、應全程戴口罩等。
衛福部今天在行政院會報告「COVID-19疫情現況及應處作為」建議,11月2日至15日維持二級警戒,維持實聯制、量體溫、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緊急應變等現有規範,但放寬戴口罩限制、取消集會人數限制。
開放方面,開放台鐵、高鐵、公路客運、遊覽車、國內航班、船舶、電影院、KTV、MTV、網咖等場所「得暫時脫口罩飲食」。也將以及逐步鬆綁八大行業。
衛福部指出,目前仍須關閉的場所包含: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酒廊、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及特種咖啡茶室、夜店、舞場、三溫暖等其他類似場所。
八大業者、顧客須打疫苗 陳時中揭原因:人與人連結較多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宣布,全國二級警戒維持至11月15日,對於歌廳、舞廳、夜總會等八大行業,採有條件開放。無陪侍服務的營業場所,須維持實聯制、量體溫,從業人員至少接種1劑疫苗滿14天。另外有陪侍服務的業者,規劃11月16日調整開放。
經濟部商業司長蘇文玲說明,11月2日起,無陪侍營業場所要有實聯制、量體溫,除飲食外全程戴口罩,每日至少清消2次環境跟物品。從業人員都要打完1劑疫苗滿14天,如果首次服務,則要提供3天內抗原快篩,或PCR檢驗陰性證明。業者復業後,沒有完整施打2劑疫苗的從業人員,需每週1次抗原快篩或PCR檢驗,顧客也要出示至少接種1劑疫苗滿14天的證明。

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會在合法範圍內,符合防疫條件開放。對於可能有陪侍者假扮客人躲避稽查,陳時中表示,這種說法有點輕忽稽查人員的能力,「警察人員進去不用看,用聞的就知道。」
由於規定八大行業從業人員須打1劑疫苗,是否有規劃延伸至其他行業?陳時中回應,長照機構、幼兒園等都有相關的規定,至於八大行業,「這些人與人連結較多的場合,對疫苗要求相對嚴格。」
COVID-19/連續三天本土零確診!五場所開放免戴口罩
外出全程佩戴口罩,除例外情形(如下列),得免戴口罩:
- 於室內外從事運動、唱歌時。
- 於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時。
- 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
- 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
- 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