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府城「縣城隍夜巡」 16日展開鬼門關後抓鬼

府城縣城隍夜巡傍晚開始,神明多次在十字路口徘徊收鬼。

府城縣城隍神轎一度在西門路與公園南路交叉口感應徘徊。

全台首邑府城縣城隍夜巡抓鬼儀式去年成為台南市定民俗「無形文化資產」,16日逢鬼門關後第2天,縣城隍爺傍晚4時許展開夜巡抓鬼,約有500人隨行觀看,神轎在多處路口都有驅鬼除煞儀式。

 每年鬼門關後,府城縣城隍都會展開夜巡,在各路口舉辦簡單路祭,捉拿逾期未歸的鬼魂,「縣城隍夜巡」儀式在台南民間有「觀大駕」之稱,去年夜巡時,曾到中西區民權派出所超渡超歹徒割喉過世的2名員警。去年11月剛獲台南市認定為市定民俗,今年為政府認可後首次夜巡。

雖有既定申請路線,沿途只要神轎「感應」到孤魂野鬼,立刻脫離路線,衝到各巷弄就地路祭抓鬼,等到抓鬼儀式完備,再回復原路線。

 傍晚有近百人穿著「城隍夜巡」黑色T恤跟隨城隍神轎,加上旁觀民眾與信徒約有500人。跟著城隍爺抓鬼,沿途神轎有時衝入巷弄,有時在大路口不斷迴旋遶圈,抓鬼行動隨機且突然,廟方在神轎遶境時,請來大批義交指揮交通。

男友自曝「在客運DIY」 她一聽驚呆!過來人曝:男廁也都是痕跡
改管無照屁孩半夜「炸街」 警攔查竟搜出開山刀、斧頭

 文史工作者謝奇峰當初也是推動府城縣城隍夜巡儀式獲評市定民俗文化資產的推手,他認為民間廟會信仰常被汙名化,但優良風俗需要被重視與保留,這項儀式是透過宗教力量讓社會更祥和平安,已有其他縣市跟進,大陸廈門城隍廟去年也邀請府城縣城隍前往指導,足見這項儀式已作出歷史典範。